讓健身場地設施像城市運行的“毛細血管”那樣,滲入社區的肌理,為生活帶來更多運動養分
日前,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上,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首次發布《2020大眾健身行為與消費研究報告》,選取了26個體育發達城市為調研樣本,通過對不同人群抽樣調查的形式,為全民健身的參與群體、參與方式、發展趨勢等“畫像”。其中,既傳遞出“運動健身正在成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”這樣的積極趨勢,也以量化評價,把脈全民健身活動中存在的短板,用更為科學的專業數據引導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比如,在受訪者中,使用室外公共健身器材的人群占比達到91%,有86%的受訪者愿意在運動鍛煉上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。進一步分析,人們的健身場地設施以健身房、家中、戶外運動場所、社區健身中心為“主陣地”,相比而言,體育綜合體和體育場館并未成為經常鍛煉人群的選擇場景,占比分別為19%和13%。這點其實不難理解,體育要成為一種日常生活方式,很多人在運動健身時,自然會將距離遠近、是否便捷作為一個重要考慮,家長為孩子選擇體育培訓機構時,“離家近”也是排在首位的原因。
讓健身場地設施離群眾近些、再近些。近日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發布,其中的重要指向,就是滿足人民群眾對健身場地設施不斷增長的需要。
《意見》明確提出,聚焦群眾就近健身需要,優先規劃建設貼近社區、方便可達的全民健身中心、多功能運動場、體育公園、健身步道、健身廣場、小型足球場等健身設施,并統籌考慮增加應急避難(險)功能設置。同時,要系統梳理可用于建設健身設施的城市空閑地、邊角地、公園綠地、城市路橋附屬用地、廠房、建筑屋頂等空間資源,以及可復合利用的城市文化娛樂、養老、教育、商業等其他設施資源,制定并向社會公布可用于建設健身設施的非體育用地、非體育建筑目錄或指引。
利用好城市的“金角銀邊”,讓健身場地設施像城市運行的“毛細血管”那樣,滲入社區的肌理,為生活帶來更多運動養分。隨著更多城市將“十五分鐘健身圈”納入民生規劃之中,體育也在為美好生活增添更多光彩。